努力,应该是一种常有的状态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8-08
稳定压倒的一切:创新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8-06
宋石男:“你就是尚未去世的汉奸”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8-05
(宋石男 南都个论专栏 被毙掉 )
上周,日本市长“否认”南京大屠杀的新闻吵得沸反盈天,打鸡血、打飞机、打酱油者摩肩接踵。我忍不住发微博说,地方官员无权就外交问题抗议,南京官员的所谓“软弱”有官场逻辑。不要坠入环球时报式鼓吹仇恨和对抗的狭隘民族主义中去,义和团运动已经逝世一百多年了。要说恨日本人,你究竟恨哪个日本人呢?南京大屠杀的参与者基本都是骨灰了,你对着骨灰盒瞪眼?或者父债子偿,你恨不得打到东京去,俘虏一堆风俗娘?
结果我就被数百名爱国愤青跟帖痛殴。呵呵。一些人说我是日本人的养子,另一些人说要操我的屁股,还有些人则问候了我所有的直系亲属。
上周,日本市长“否认”南京大屠杀的新闻吵得沸反盈天,打鸡血、打飞机、打酱油者摩肩接踵。我忍不住发微博说,地方官员无权就外交问题抗议,南京官员的所谓“软弱”有官场逻辑。不要坠入环球时报式鼓吹仇恨和对抗的狭隘民族主义中去,义和团运动已经逝世一百多年了。要说恨日本人,你究竟恨哪个日本人呢?南京大屠杀的参与者基本都是骨灰了,你对着骨灰盒瞪眼?或者父债子偿,你恨不得打到东京去,俘虏一堆风俗娘?
结果我就被数百名爱国愤青跟帖痛殴。呵呵。一些人说我是日本人的养子,另一些人说要操我的屁股,还有些人则问候了我所有的直系亲属。
“大乘”武侠,醉读金庸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8-04
上班写作材料套话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8-03
村上春树的喜好、女主角和捉迷藏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8-02
作者:张佳玮
村上春树不算很日本。论到“和风”,谷绮润一郎、川端康成、三岛由纪夫们都比他风味浓郁。村上春树是个很美式的小说家,公认的翻译腔重。生活方式上,他读大学期间搞爵士乐酒吧,29岁才出道写小说,又搞翻译,著名的跑步狂人。很美式。他大学毕业很晚,26岁了吧。在《出租车上的吸血鬼》里,他曾自嘲过“大学上了七年之久”。大学期间他一直在混爵士酒吧,后来和太太结婚了就贷款500万日元开酒吧,直到30岁关张。那段时间,他各类通宵生活极多。这段生活,在《且听风吟》、《1973年的弹子球》、《寻羊冒险记》里都有描写。《国境以南太阳以西》里,男主角干脆就是开爵士酒吧的。
我的空中楼阁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8-01
读一篇好的散文,如同坐在微风和煦的三月阳光下,暖暖的感觉从心间慢慢荡开,笑弯了嘴角,温柔了双眸;读一篇好的散文,如炎炎夏日收到的一份清爽,触手冰凉,却能让清爽在唇齿间回荡,仿佛那如火的骄阳已经藏匿了它的光芒;读一篇好的散文,如秋日里走在落叶缤纷的大街上,虽然看似凄凉,却有着难以言喻的诗意,让我们轻快了步伐,美丽了心情;读一篇好的散文,如白雪皑皑的冬日里围着火炉,暖洋洋的不仅是身体,还有对春暖花开的向往。散文之美,如梦如幻,触之无形,思之有意。
分享子轼推荐的这篇大家可能都读过的散文——《我的空中楼阁》,想来现在应该会读出不同的心情吧。
关系成瘾症:共同依赖现象(Co-dependency)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7-31
有人很好奇:怎么会有人能把这样痛苦的关系维持下去?
我回复说:“其实,在一段长期的极品关系中不会只有一个“极品”。如果看到一段关系里有个“恶人”往往另一个却是老好人,后者是通过让别人需要自己,依赖自己,给予别人并不需要的关怀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,获得心理满足。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痛苦,他们得到的,是一种“隐形满足”。心理学叫Co-dependence。”
那什么又是Co-dependence,这篇美国精神健康协会的文章,特推给各位想了解的朋友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回复说:“其实,在一段长期的极品关系中不会只有一个“极品”。如果看到一段关系里有个“恶人”往往另一个却是老好人,后者是通过让别人需要自己,依赖自己,给予别人并不需要的关怀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,获得心理满足。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痛苦,他们得到的,是一种“隐形满足”。心理学叫Co-dependence。”
那什么又是Co-dependence,这篇美国精神健康协会的文章,特推给各位想了解的朋友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孔庆东:北京人把西红柿叫“凶事”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7-29
写给25岁的你和25岁自己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7-28
自信——深窥内心,磨练经历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7-26
穷逼就别去古镇了
作者:kiki 日期:2012-07-24
每个古镇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,某人从繁华的大都市漫步到丽江(凤凰/西塘/乌镇)被这里的美景和缓慢的节奏打动,便辞掉了年薪百万(十万/千万)的工作,留在古镇,洗练内心,追寻生活的真意。
于是大批繁华城市(驻马店/菏泽/周口)的成功青年(年薪过万/两万)纷纷走向古镇,功名利禄全放下,只为寻找生活的真意,他们披着25块钱一件的民族风披肩,摇曳着30块钱一条的民族风长裙,穿着75块钱一双的匡威不穿袜子的走在1990年代的石板路上,听着ding~da~ling~da~ling~da~ling~da看小雨拍打着水花,他们来过就不曾离开,他们在丽江等你,他们私奔去凤凰,他们在咖啡馆心不在焉的翻阅咖啡馆里的七堇年落落安妮宝贝,眼神暧昧的左顾右盼。